不同的学者对我国经营性公墓土地使用权的性质界定有不同的看法,其中之一的观点则是将其作为“特许物权”理解。特许物权又称为自然资源权、“特许用益物权”,是指经过行政特别许可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获得收益的准物权。自然资源权名称的来由,是基于开发、利用土地之外的自然资源而享有的权利。特许物权的法定种类包括:海域使用权、探矿权、取水权和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学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特许物权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用益物权。用益物权是罗马法及受罗马法影响的大陆法系国家民法的特有概念,是指非所有人对他人之物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排他性的权利,用益物权的客体主要是“他人土地”。目前我国用益物权的法定种类包括:地役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建设用地使用权。...
以物权为中心的城市经营性公墓土地使用权制度是指城市经营性公墓土地使用权纳入《物权法》的调整范围,授予相关人员对经营性公墓享有相关物权的制度。与“债权性”土地使用权相比,“物权性”土地使用权本身具有明显的、不可替换的优势:...
经营性公墓土地使用权是一个有期限的权利,制定使用期限届满后的续期制度是理所应当的。分析我国现行法律规范可知,地方性立法大致有四种规定:一是以山东省、呼尔浩特市为例。经营性公墓使用期限届满后应当办理延期手续,否则以“无主墓”处理。无主墓是指逝者已无在世直系亲属或无法确认(联系)逝者在世的直系亲属的公墓。部分地区经营性公墓管理规定在一定期限内未缴纳相关费用仍按“无主墓”处理。二是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经营性公墓使用期限为二十年,公墓使用期限届满后停止使用公墓。三是以浙江省为例。经营性公墓使用期限届满后由公墓经营主体自行处理,权限授予公墓经营主体。四是以江苏省为例。有关使用期限届满后,购墓者不办理续期手续或缴纳相关使用费应当如何处理,江苏省没有做出任何规定。...
1.纳西族的葬仪 《东巴经》中的丧葬经书,是纳西东巴为死者超度时使用的经书。目的是使死者能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去。与之相配合的是纳西族的葬仪,它作为一种比较古老的祭典仪式,包括尸体处理、装硷、停灵、祭奠、出殡、埋葬以及超度。这其中的众多礼仪规范,都展现出“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观念,往往带着真挚的情感。...
1.“祭如在” 《礼记·祭义》:“斋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其志意,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斋三日,乃见其所为斋者。”意为参加祭祀的人在祭祀仪式前,有一个独处斋戒的过程,其间要回忆死者生前的种种。只有严肃的斋戒过程之后,才能正式进人祭祀仪式。这体现出对死者的莫大尊重和礼貌。《礼记·祭义》记载:“祭之日,人室,馒然必有见乎其位,周还出户,肃然必有闻其容声,出户而听,汽然必有闻其叹息之声。是故,先王之孝也,色不忘乎目,声不绝乎耳,心志看欲不忘乎心。致爱则存,致惠则著。著存不忘乎心,夫安得不敬乎?”...
“人鬼”即指祖先。上文提到的春秋时期一年中的重要祭祀礼仪,其中的谛祭与盛、尝都是在太庙中举行的隆重祭礼。柿又名吉柿,即大祭,国君死后,三年之丧毕,致其主于太庙,举行大祭。如《左传》文公二年吉谛嘻公:“大事于大庙。”先秦时期,皇族有声望的祖先基本是因为打了胜仗,后世子孙想要效仿他们建功立业,往往去太庙向祖先请求庇佑,象征着带上祖先的威望去打仗。凯旋时,第一件事就回太庙祭祖,象征着向祖先报告功勋。孔子生活在先秦征战频繁的时期,祭祖的礼仪和行为在《论语》中多有体现。如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孔子认为,仲孙、叔孙、季孙三家祭祖竟然用皇家的礼仪,这样不符合礼仪规范。因为孔子本人对祭祖非常虔诚、重视,每每“人太庙,每事问”。此外,这种恭敬的态度还表现在孔子对祭品质量的要求:“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鲁虹在《基于文化创新的上海居民殡葬消费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把殡葬文化宣传同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遏制奢侈殡葬消费,使殡葬消费逐步趋向简化、环保和文明,最终在全社会形成文明、节地、健康、科学的丧葬风尚。”树立绿色文化人的新观念,研究未来在绿色殡葬发展理念的引导下殡葬文化消费的趋向,把握绿色殡葬的本意是在继承和发扬我国殡葬的精神价值基础上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联系起来的,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殡葬消费的结构,遏制奢靡的殡葬消费之风。...
曾晨、林于良在《绿色殡葬与生态公民养成研究》指出“对家属贴心、对往生者尊重,不仅体现在对待逝者的遗体上用心,更是体现在以强制要求孝子贤孙们尽孝为嘘头进行道德绑架消费。”绿色殡葬所奉行的简而有礼的殡葬活动,并不是强迫人们摒弃殡葬消费,而是提倡一种简约且有仪式感的殡葬仪式,从而使殡葬活动趋向高层次的文化消费,将过去隆丧厚葬的观念转化成简丧薄葬观念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协调。...
目前,我国现代殡葬的绿色化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社会公众对绿色殡葬的意识还是十分薄弱的,许多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殡葬陋习仍然大于绿色殡葬的普及程度,我们需要透过现象,分析出现问题的本质。...
葬式类型和地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全世界有多种多样的墓葬形式,有些不同地区的葬式却因宗教信仰的一致性有着极高的重合度,但有些墓葬形式对非该文化语境中的人们而言简直是匪夷所思。以下是一些较为常见葬式举例:...
对于已建成公墓转化为绿色生态型墓园的的策略,相关研究较为散碎。通过对现有资料的整合提出了在现有墓园改造和运营过程中三个方向的生态性转化建议:...
可持续型墓园不是一句口号,更不是说种几颗树就能完全实现“墓园实现生态化”。生态墓园指的是环境和丧葬活动都是生态化的墓园,从建设、未来运营、后期使用和管理都采用生态工程来运行。...